全校各单位:
2023年春季新学期即将开学,为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学校春季开学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通知》(晋教安稳函﹝2023﹞2号)部署,现将新学期开学初安全稳定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周密组织落实
经历寒假假期,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松懈,安全行为习惯急需恢复调整,各种场所、各类设施的安全状况需全面检查确认,引发安全事故的不安全隐患必须认真排查整治,并且春季新学期开学前后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安全稳定工作进入关键节点。因此,各单位及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稳定工作的高度敏感性和极端特殊性,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确保开学初校园秩序的安全稳定做为当前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从严从实从细落实本职岗位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结合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的开展,主动担当作为,研判安全形势,充分掌握开学期间学校安全稳定面临的各类风险,持续精准施策,周密组织落实,彻底排查和整治安全工作薄弱环节、风险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新学期开学和全年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二、突出重点,严格排查整治
开学前,各单位要组织人员对所属部位和场所进行一次全面安全大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检查的重点内容有:
1、岗位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结合《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排查各岗位安全管理责任是否明确,各部位、各区域、各场所、各设备、各项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否做到无盲点、无空白,安全职责是否达到全覆盖、全员化。
2、消防安全。重点排查整治本单位内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是否完好有效,有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消防器材缺失损坏、消防设施故障停用、易燃物品随意堆积、疏散通道封堵、安全出口锁闭等隐患,对封堵和占用疏散通道的要坚决予以清除整改。二龙山护林防火责任单位还要排查整治护林防火人员是否在岗尽责、巡查防范措施是否落实有效。
3、用电安全。重点排查整治本单位室内外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有无老化、使用“三无产品”、绝缘破损、过载保护失效、超负荷使用等不安全情况,电源线路是否存在不固定、随意拉接、沿地铺设、近邻紧靠易燃物的现象。检查有无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违规行为、设备安全防护器具、附件是否完好有效,应急处置危险、危害的措施是否切实有效。是否坚决取缔了擅自拉接临时线路、违章用电、充电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和学生公寓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违法违规行为。
4、实验室安全。重点排查整治本单位化学试剂、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领用和使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易燃可燃杂物随意大量堆放、危险化学品杂乱放置、易燃气体气瓶未放置于室外,火工品、火炸药私自贮存,实验室化学废弃物不集中收集、定时处理,教学科研实验、试制、生产安全条件不具备等情况。有无危险化学品杂乱放置、火工品、火炸药不入库贮存,气体钢瓶存放、气体管线敷设不符合标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不集中收集、定时处理,易燃易爆及危化品实验、试制、生产不经主管部门审批,学生参与的实验无指导教师在场监护指导等情况。
5、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安全。重点排查整治本单位楼道、楼梯护栏是否牢固,楼梯内的照明设施、体育场地与器材是否完好,实验室、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重要场所的设施设备有无电气线路杂乱、大功率电器使用以及高低压配电间、电网线路、油气输送管道、水电气设施等方面的隐患。电梯、锅炉、压力容器、气体钢瓶等特种设备的限压限重、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和易燃气体防泄漏措施是否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期参加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对“水、电、气、暖”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要逐楼逐室进行检测,做好满负荷峰值调试,确定安全方可使用。
6、食品卫生安全。各餐饮服务单位和公用房租赁经营监管单位要检查食品卫生设施、餐饮设施、食品卫生许可证领取、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是否严格落实上班健康监测、缺勤登记、病因报告、穿戴工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用具上岗和勤洗手勤消毒等要求,是否存在变质、超期或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及辅料进入食堂加工或销售的情况,各食堂操作间和主副食库库房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是否正常运行,外来出入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燃气管线、燃气灶具的设置和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各单位还要重点排查整治供水设施、开水房等重点部位人员的防投毒、防破坏的措施是否落实,应对新冠疫情和传染病的筛查、隔离、治疗措施是否准备有效。
7、校舍安全。重点排查整治本单位使用、管理的区域有无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倾斜开裂,建筑物外墙及广告牌、灯饰、悬挂物等有无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高空坠物风险隐患,有无大风、雨雪等极端天气引发的房屋塌陷、山体滑坡、护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8、治安安全。重点排查整治本单位治安防范制度、组织是否健全,人防巡查措施是否落实,物防、技防设施是否完善,外来人员出入管理是否到位,有无提高师生识别和防范诈骗能力的管理措施。特别是要对校园安全防护设施加装工作进行“回头看”,要对楼顶平台、走廊连廊、开放式阳台等位置进行过细筛查,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做到应装尽装,保证防护到位,防护有效。
9、交通安全。各学院要密切关注学生返校途中的交通安全,做好安全警示提示,实时动态监控。公务用车管理部门和师生接送车辆租用单位要重点排查车辆安全性能、驾驶员资格、行驶路线、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10、施工安全。基本建设、后勤管理部门要重点排查整治维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落实,消防器材、安全设施是否配置齐全完好有效,动火作业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施工人员办公和住宿场所有无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隐患。
11、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检查应急工作组织、运行机制、预案方案是否健全、完善,应急人员、物资、器材是否齐全到位,化学、化工实验室有无突发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和应急处置专用物资,是否组织开展过应急演练。
在安全检查中,各单位要把学生公寓、单身教职工宿舍、食堂、教学主楼、生活服务中心、图书馆、科艺苑及各教学楼、实验室、体育场馆、科研生产场所、实习实训场所、施工现场等作为检查重点,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严格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管理薄弱环节,要建立台账逐一详细记录,并及时填写《春季开学安全检查情况登记表》(见附件),责成专人负责整改验收,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三、深化教育,加强事故预防
各单位要全面统筹,做好计划,在学生开学2周内,精心组织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采取“安全收心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安全培训等形式,对师生全面开展一次以防火、防盗、防网络电信诈骗、防欺凌暴力、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拥挤踩踏、防溺水、防实验实习实训伤害和心理健康等为重点的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防控能力。在开学6周内,要利用课间、工间时间,组织师生开展一次安全应急演练或训练,不断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并且要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安全事故,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落实,及时反馈信息
为确保春季新学期开学期间学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各单位要按照本通知要求迅速部署、强化落实,组织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并于2月28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书面总结和《春季开学安全检查情况登记表》一并报送至安全保卫部。